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MMA 2012 得獎名單公佈之後...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011 年 12 月 1 日,麥芽狂人獎的得獎名單公布了。讀過這份名單,加上這幾個禮拜對威士忌資訊的搜尋與觀察,我看到了一些現象:
  1. 在名單公布的前一天,網路上唯一販賣格蘭多那 107 桶與 282 桶套組的酒專,突然之間把這個套組下架了。其中,107 桶在 MMA 2012 中得到了銀牌獎。

  2. 得獎名單公布後,某些裝瓶廠的單桶酒款,每人可以購買的數量,已限制為一瓶或二瓶。

  3. Highland Park、Laphroaig、Ardbeg 和 Glenmorangie 似乎都沒有參賽。

  4. 全部參賽的 171 款威士忌中,有 164 款得到銅牌獎以上的獎項,得獎率高達 96%。

  5. 金牌獎共有 8 瓶,銀牌獎有 78 瓶,銅牌獎同樣也有 78 瓶。

其中,我最失望的是那個幾乎瓶瓶有獎的超高得獎率。第二個失望的點是,看起來比較有意義的金牌獎的任何一瓶,售價都在 150 歐元以上,一般的消費者根本買不起;這些買不起或是買不到的威士忌,除了滿足虛榮心之外,變得一點兒意義都沒有。

相較之下,經常被人詬病的,由 Jim Murray 所寫的 Whisky Bible,今年所選出來的 2012 年度最佳威士忌 Old Pulteney 21 yo,在台灣可以用不到新台幣 3,000 元的價格買到。這種把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納入考量的指標,現在看起來反而比較好!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How do you feel about Whisky...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當讀過一篇篇煽動人心的威士忌酒評,好奇心便蠢蠢欲動。
理智與好奇心日夜不停地互較高下,讓人坐立難安。
總是要到直奔酒專,從皮夾掏出每天辛苦賺來的錢,用懊悔來收伏好奇之後,才能停止。

喝了酒,偒了財,快了心!
不買酒,不傷財,慢了心!
買了酒,藏起來,既傷財又傷心!

高價的威士忌,往往比較好喝!
虛榮心會填補威士忌缺點,甚至把缺點美化為優點。
我們能不能夠看穿自己心理上的弱點,瞭解驅動想像的原動力?
可不可能指揮自己的意志,動動腦筋去修補感官的缺憾,讓一瓶酒變得好喝?
可不可能沈靜自己的心靈,摒除外在因素對於味覺的干擾,喝出威士忌的真正價值?

是什麼決定一瓶威士忌的價值?
是昂貴的價格?是稀有性?是特殊的味道?還是人云亦云?
我們是不是永遠沒有辦法理性的思考,去判斷一瓶酒真正的價值?

答案是什麼?

當一瓶酒讓你想起那個老舊的鞋櫃,打開來的時候揚起一股沈腐的霉味,但是裏面擺著自己最喜歡的一雙鞋;

當一瓶酒讓你想起夏日午後大雨還晴,浸潤著雨水的草地,漫天飛舞著蜻蜓,打著赤腳的你,和小學同學互相踢起草地上的水花,把水滴們濺在彼此的身上;

當一瓶酒讓你想起農曆過年後長滿綠葉的梅樹,在梅子樹下輕啃今年的第一顆青梅,體會到苦澀滋味之前迎面而來的氤氳之氣。

那是感動!

一份感動決定了一瓶威士忌的價值。

面對一瓶威士忌,喝了之後會很感動、還是會充滿悔意?

我對結果非常好奇!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再談噶瑪蘭經典獨奏雪莉單桶威士忌...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上個禮拜,為了檢驗自己對噶瑪蘭經典獨奏雪莉單桶威士忌(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trength Sherry Cask Whisky)的感覺,一連開了亞伯樂雪莉桶原酒(Aberlour A'bunadh Batch #33)、以及山崎18(Yamazaki 18 yo),也喝了已開瓶一陣子的格蘭多納 15 年(Glendronach 15 yo),這三瓶威士忌都是頗受好評的雪莉桶威士忌。

這禮拜,老是在思考,什麼樣的雪莉桶威士忌才算是完美?

噶瑪蘭這瓶,自己認為比亞伯樂、格蘭多納都要好喝。在色澤、香氣、口感、"價格" 都呈現 15 年以上陳年老酒的情況下,卻可以感覺到雪莉酒桶非常乾淨,完全沒有深色雪莉桶威士忌常現的硫味。事實上,噶瑪蘭這瓶原酒陳年的時間只有大約 3 年。

亞伯樂這瓶,喝起來有噶瑪蘭的聯想,但總覺得香氣不若噶瑪蘭飽滿,呈現出一種年輕新酒的樣貌,好像陳年的年份比不上噶瑪蘭似的。但若是論起酒中的木桶味,這瓶以陳年 12 至 15 年勾兌的原酒,相較噶瑪蘭來要更陳一些、老一些、不討喜一些。價格約為噶瑪蘭的 1/2。

另一瓶,Serge Valentine 給了 92 分高分的格蘭多納 15 年呢?雪莉桶的木桶陳味更濃了,明顯地有老老舊舊的感覺,比亞伯樂原酒更老、更舊。令人納悶這瓶酒怎麼可能比噶瑪蘭得到更高的分數!

再經過幾次試喝後,我釋懷了。格蘭多納 15 年出現了老酒的續航力,陳腐的桶子味逐漸消失,果香美好、平順、雋永,眉頭由深鎖放鬆為輕揚。價格呢?比亞伯樂更平易近人。

有一位威士忌專家曾說過,年輕的威士忌和年長的威士忌就和人一樣,年長者有年輕人所缺乏的歷練,年輕人卻有年長者缺少的衝勁。

噶瑪蘭威士忌憑藉著台灣獨特的地理條件(高溫且高濕),讓威士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成,好像武俠小說中的少年俠客,年紀輕輕的,就練就了一身好本事。

但是,人生的歷練可以速成嗎?

快速熟成的威士忌,在開瓶後,會隨著時間呈現多種風味上的變化嗎?

還有,10 年後的噶瑪蘭威士忌能演化成什麼樣貌?

據說,在台灣宜蘭陳放的噶瑪蘭威士忌,其 Angel Share 的比例是每年 10%,遠高於蘇格蘭威士忌的 2%。依此比例推算,在宜蘭陳放 3 年的酒,相當於蘇格蘭陳放了 15 年的酒。

若以雪莉酒桶容量為 480 公升計算,裝桶經過
1年後,桶內存酒為 480 * 09 = 432 公升,
2年後,桶內存酒為 432 * 0.9 = 389 公升,
3年後,桶內存酒為 389 * 0.9 = 350 公升,
4年後,桶內存酒為 350 * 0.9 = 315 公升,
5年後,桶內存酒為 315 * 0.9 = 284 公升,
6年後,桶內存酒為 284 * 0.9 = 256 公升,
7年後,桶內存酒為 256 * 0.9 = 230 公升,
8年後,桶內存酒為 230 * 0.9 = 207 公升,
9年後,桶內存酒為 207 * 0.9 = 186 公升,
10年後,桶內存酒為 186 * 0.9 = 167 公升。
(如果考慮到桶子內的飽和蒸汽壓的話,第 10 年的存酒很可能遠低於 167 公升。最極端的狀況下,桶子內可能會滴酒不存)

若以 10 年為一個單位,蘇格蘭雪莉桶威士忌陳放後,桶內仍有 381 公升的酒(依上述公式計算),而噶瑪蘭呢?只會比 167 公升更少。

若以現在陳放 10 年的蘇格蘭雪莉桶原酒每一瓶 700 c.c. 售價約為新台幣 2,000 元計算,一桶 381 公升的蘇格蘭威士忌大約可以裝 544 瓶,整桶酒的價值約為新台幣 2,400 * 544 = 1,305,600 元。

那麼,若噶瑪蘭威士忌在製造與陳放的成本和蘇格蘭威士忌相同的話,那麼一桶陳放 10 年的噶瑪蘭威士忌的價值,應該是新台幣 1,234,000 元。一桶 167 公升的雪莉桶威士忌,以 700 c.c. 容量只能分裝出 238 瓶,每一瓶的售價則應該是新台幣 1,305,600 / 238 = 5,486 元。

如果第 10 年的存酒遠不足 167 公升,則每一瓶的售價極可能遠高於 5,486 元。

若讓時光快轉 10 年,年份已然足夠的噶瑪蘭單桶威士忌,若仍兼具色澤深遂、香氣飽滿、口感怡人的優點,那麼這瓶近乎完美的 10 年陳釀威士忌,唯一會讓消費者裹足不前的理由,和現在一樣,依然是價格。

於是乎,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完美威士忌幾不可得!

品飲威士忌,大家總是在取捨之間猶豫不決。

幾篇有關威士忌的重要文章, 筆記一下...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1. The nature of whisky scores, forget about political correctness

  2. Tasting: how to make your inherent subjectivity a little more consistent

  3. Dave Broom's interview at dramming.com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噶瑪蘭單桶雪莉酒桶威士忌前傳...

(未成年請勿喝酒)(飲酒過量有健康)

話說阮囊羞澀的我,想要學上流社會人士品飲單桶威士忌,凡事總會思量再三。

為了想要省下買噶瑪桶單桶雪莉威士忌的錢,最好的辦法就是從自己簡陋的酒櫃中找到勝過噶瑪蘭的酒,如果找得出來的話,那這筆買新酒的錢,就可以省下來了。

所以,先把亞伯樂的阿本仔雪莉桶第 33 批次出品的原酒 (Aberlour A'bunadh Batch #33) 拿出來比評一下。剛開瓶,瓶蓋上聞不太出來雪莉威士忌的味道,啊!可能是直立著放了好一陣子,軟木塞都沒沾到酒的關係吧!

把酒倒到杯子中,咦!顏色怎麼沒有很深?好像比噶瑪蘭小樣酒的顏色還淺。算了!管它顏色作啥?先喝喝看再說。

嗯!桶子怎麼感覺起來有一點兒舊,不過,比格蘭多那 15 年 'Revival' 的新一些,還算可以接受。喝起來,當然有雪莉桶的感覺,人家瓶子上的商標就已經寫得那麼明白了,還喝不出來的,應該算是文盲吧!

只是味道有一點兒淡,怎麼會?人家少說是 10 年的陳釀,酒精度有 60.9%,為什麼比不上噶瑪蘭的濃郁?

尾韻?嗯!這就對了,比噶瑪蘭小樣酒的嘎然而止,這款酒的尾韻長多了,這才是三大雪莉怪獸入門酒之一的亞伯樂原酒該有的表現。

到目前為止,亞伯樂阿本仔 33 號,打消不了購買噶瑪蘭單桶雪莉威士忌的念頭。

那該怎麼辦?

只好請出日本人釀造的雪莉名酒- "山崎18年" 來幫忙。"山崎18年" 這瓶酒曾獲得 2009 年的麥芽狂人(MMA)年度最佳雪莉桶大獎,要把錢省下來的最後希望就靠它了。

一開瓶,塑膠瓶蓋,和傳統的蘇格蘭威士忌的裝瓶法不同。倒在酒杯裏,香氣的質感是高尚的,但是酒精度只有 43% 的它,力道上就稍嫌不足。我要用比較大的力氣把酒氣吸到鼻子裏,才能感受到 "山崎18" 的美好,要喝大口一點兒,才能體會到香氣的衝擊。

這一瓶酒有一個噶瑪蘭雪莉原酒比不上的優點,那就是有一點兒酸味。這個酸味很像草莓這類漿果的酸,它可以和雪莉桶威士忌的甜達成一種味覺上的平衡,也因為這個多出來的味道,也讓這瓶酒顯得較有深度,也就是複雜度較高、耐喝。

不過,就像我喜歡 Ardbeg Ten 勝於 Ardbeg 的 Uigeadail 一樣,酒齡尚淺的我喜歡平舖直述一點兒的酒,不喜歡拐彎抺角、喝起來讓人絞盡腦汁的酒。就這一個觀點而言,買一瓶 700 c.c. 的噶瑪蘭單桶雪莉威士忌原酒的決心便不再動搖了。

為了一瓶噶瑪蘭,連傷了兩員大將。難怪網路上有人說,喝酒的時候不要一次把所有的好酒都擺出來,互相比較而導致的優劣區別的確很殘酷,也沒有必要。

當然,不甘心的我,今天晚上就再喝喝看剛開瓶的亞伯樂阿本仔原酒和山崎18年,想辦法找出優點來平復自己的好奇心。

先喝山崎18年,漿果的酸味搭配雪莉桶的甜味,的確很棒。只是每次要喝的 c.c. 數要多一點兒,才能感到滿足。

再喝亞伯樂原酒,稍陳的木桶味是最美中不足的地方,否則買噶瑪蘭的錢真的能省下來。這瓶酒今天初聞的時候,會聞得到傳說中的去光水味道;喝下去的時候,可以感覺到糖霜的甜膩。這三個感覺是和噶瑪蘭最不同的地方,很細微,所以,網路上老外品飲噶瑪蘭的時候,曾提到會和亞伯樂原酒產生聯想。

現在,雪莉桶系的單桶原酒至少有一瓶的經驗了。依此類推,下一個目標,應該就是波本桶的原酒了,我想要先試格蘭利威16年的 Nadurra,至於單桶的波本桶原酒,再觀察看看囉!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令人猶豫的噶瑪蘭威士忌...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這個星期二趁著到郵局領掛號信的空檔,到家裏附近的酒專看看半年多來的變化。果然所有的人無時無刻都在進步,原本沒有擺置艾雷島酒款的架子上,現在至少有一瓶 Argbeg Ten 了。

在 Ardbeg Ten 的右邊,則擺放了好幾瓶噶瑪蘭威士忌,幾乎所有噶瑪蘭的產品都有。

看到了噶瑪蘭威士忌有小樣可買,就買了一瓶心儀已久的單桶雪莉威士忌原酒的小樣,這個小樣的酒精度是 58.7%。

回到家,趕緊把杯子拿出來,倒出平常的品飲量。倒完後看看小樣裏殘餘的酒,還有約 2/3 瓶,就知道原來自己每天如果只喝一次酒的話,那大概就是 16~20 c.c 了。

這瓶 58.7% 的噶瑪蘭經典獨奏單桶雪莉威士忌原酒 (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trength Sherry Cask Whisky) ,聞起來非常香,特別是有硬質森永牛奶糖的氣味,很吸引人,比以前曾經喝過的雪莉風味的威士忌都還要迷人,聞過之後印象非常深刻,會很有想要買一大瓶的衝動。

喝起來,嗯....嗯....,高級的雪莉桶,木桶的味道很純正,幾乎可以做為評量雪莉風味威士忌的標竿。相較之下,網路上人人稱讚的格蘭多那 15 年 'Revival' 雪莉威士忌的桶味,我就不那麼喜歡了。

原酒強度,讓雪莉桶的味道有一種被濃縮的感覺,加上桶子的味道非常好,無怪乎網路上喝過這瓶小樣酒的老外,也對它讚賞有加。

餘韻,則很奇怪地在香氣稍微繚繞之後,嘎然而止,是因為三年熟成的時間過短所造成的嗎?還是自己的錯覺。不解.....

無論如何,第一次品嚐過後,心裏已經有了個底,網路上那些讀之令人猶豫的負評,大多是繞著年份與價格打轉。的確,這款單桶雪莉威士忌原酒是低年份的酒,價格與蘇格蘭的高年份優質威士忌卻不相上下。

而最重要的品質,會輸給老外釀的酒嗎?要解答這個問題,真的要買一瓶大的來嚐嚐看,才能議論。

所以,今天下班後,就開車去買酒了,首選是獲得 2010 年麥芽狂人銀牌獎、酒精度 58.2%、桶號 cask #S060703018 的那一瓶 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trength Sherry Cask Whisky。

價格真不低,店家一點折扣都不肯給,買起來真有一點兒咬緊牙根的感覺。店家知道我的來意之後,還向我推薦了格蘭多那的臺灣選桶單桶雪莉威士忌原酒套組,也就是 1994年裝瓶、桶號 107 及 282 的那兩瓶。

這兩瓶格蘭多那,我已經注意很久了,無奈受薪階級的我看著一組兩瓶、不拆開分售的高價酒,只能望之興嘆。店家的推薦,簡直就是落井下石,把我推進永無止境的妄想深淵。

還好,這種深淵我已經掉進去很多次了,這次總算維持著清醒的頭腦,只帶著一瓶 700 c.c. 的噶瑪蘭走出店家。

回家之後,馬上請出第二個 Glencairn 威士忌杯,把大、小兩瓶噶瑪蘭原酒倒出來靜置幾分鐘,而且還學人家在酒杯上蓋上蓋子。當然,蓋子是凍酸的我用美工刀從一張 A4 的空白影印紙上裁出來的,省錢又方便。

酒倒好後,從杯子裏面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大瓶裝的酒顏色較濃,聞起來更不得了,比小瓶的更香、更厚實,聞了之後,心裏是暗暗地高興這次的錢沒白花了。

喝起來,大瓶的稍微辣一點兒,香氣還是高檔雪莉桶的味道。百香果味,有!香瓜味,有!那些在 SMWS 29.100 中喝得到的好味道,都有!而且,這些味道在品飲的前段就已經出現,而 SMWS 29.100 的好味道,則是在品飲的後段才會一鼓腦兒的蹦出來。

然後,最讚的是,58.2% 酒精度的大瓶噶瑪蘭有很長的後韻,這是小瓶所比不上的,而這個綿長的後韻,完全破解了年份的迷思。也就是說,無需為年份而年份,品質的優劣、自己喝得高不高興,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我留意到酒杯裏有乳白色的酒痕,這種酒痕是一種優質威士忌的特徵,表示裝酒的桶子含有豐富的油脂,而這種油脂能帶給威士忌很好的香氣和口感。

總結:如果 "單桶雪莉桶威士忌原酒" 是選購威士忌的必要條件的話,這瓶酒精度 58.2% 桶號 cask #S060703018 噶瑪蘭威士忌絶對不會對不起它的價格。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試試酒精度 58.5%、桶號 cask #S060626040 的那一瓶。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Glendronach 15yo 'Revival' ...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週六,沒什麼想法,威士忌已經開了十來瓶還沒喝完,缺乏新鮮感。

這陣子格蘭多那的單桶原酒還蠻熱門的,網路上有很多討論,價格不低,但相較於格蘭花格、輕井澤等重雪莉口味的單桶原酒,價格上的確有優勢。

然而,太貴的酒喝起來傷財,萬一不好喝又會傷心,冒然投資下去,就好像在玩踩地雷遊戲。

家裏只有一瓶 15 年的格蘭多納,這瓶別名為 Revival 的威士忌,是格蘭多納復廠之後的代表作,開了不會傷財,又能滿足好奇心。

開瓶後,聞起來大概就是一般的雪莉桶,並沒有非常特別。網路上常被提及的百香果味,一直到週日第二次喝的時候,才聞得出來。這個百香果味其實在 Longmorn 30yo 裏也可以聞得出來,只不過網路上大家比較喜歡把百香果味歸給格蘭多納吧!

喝起來,是典型的雪莉桶威士忌沒錯,但和 Longmorn 30yo 比起來,有一股沈腐的木桶味,好像這瓶威士忌是放在很老很老的桶子裏熟成的。Longmorn 30yo 的桶子就讓人覺得比較新。

所以,近來在看到有人形容格蘭多那的單桶原酒嚐起來悶悶的,我會猜想會不會就是這種新酒裝在舊桶子裏的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格蘭多那單桶原酒的價格要比其它重雪莉威士忌低一些,應該是很合理的。

格蘭多那的這瓶 15 年,在 whiskyfun.com 中,Serge Valentine 給了 92 分的高分,而 Longmorn 30yo 的分數卻只有 88 分。這個分數的呈現頗令人玩味。

我想,價格可能是考量評分的因素之一吧!Glendronach 15yo 'Revival' 的國內售價約在新台幣 1,500 元左右,Longmorn 30yo 的價格則在新台幣 4,000 元左右。

現在,我就會猜想價格在新台幣 1,750 元左右,Serge Valentine 也給了 90~92 分的 Laphroaig 10yo Cask Strength 嚐起來真的會有 90 分以上的感覺嗎?還是價格因素佔了很重要的一部份?

另外,有一份常被參考的威士忌評分指標(index),是 Jim Murray 所寫的 Whisky Bible,這份指標就很強調價格因素。在這份指標內,2011 年的全球最佳威士忌是百齡醰 17 年調和威士忌,與之同分還有 Ardbeg Uigeadail,這兩瓶都在新台幣 2,500 元以下,百齡醰甚至不到新台幣 1,500 元。

如果現在要我評一個最佳性價比的威士忌,我會把票投給價格約在新台幣 1,350 元左右的 Ardbeg TEN (Ardbeg 10 yo)。這瓶酒也是 Whisky Bible 2008 選出的全球最佳威士忌。

而新台幣 2,000 元以下的最佳雪莉桶威士忌,我會把票投給布納哈本新版 18 年(Bunnahabhain 18 yo, 46.3%)。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再喝 Talisker 10yo...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前一陣子喝過 Lagavulin 16yo 之後,總覺得提不起勁來再喝點什麼。

該買的,應該都已經買了。
該喝的,應該也喝得差不多了。
那些在網路上動輒萬把塊的名酒,喝不起的,就把它們給忘了吧。

國慶日,再把 29.100 拿出來溫習一下。這一次,濃濃的鞭炮味(也有人稱之為火柴味),終於和泥煤味分開了。尾韻的雪莉桶味,給了我一個平和美好的下午。

今天,車子做完了第一個 1,000 公里的保養,同時又在網路上看到家裏的除溼機列在三洋的召回名單內。哎!每天總是有新鮮事逼著自己不得不去處理。

晚上,把開瓶二、三個禮拜的 Talisker 10yo 再拿出來喝一下。最近在網路上面看到自己買的另外二瓶 Talisker 18yo、Talisker North 57 的分數都在 85 分左右,就會納悶當時為什麼會那麼衝動地把他們三兄弟都搜集起來。

現在,在 whiskyfun 網站上或 whisky-monitor 網站上拿不到 90 分的威士忌,已經很難引起我的興趣了。

Anyway,Talisker 10yo 算是一瓶 c/p 值很高的名酒,一張小朋友左右,就可以享受到不少的香氣和變化。

今天聞到的香氣是柑橘皮,喝到的味道像是偉特糖的乳脂香,後韻有一點兒青草味(earthy)和微微的雪莉桶瓜果味。如果夠專心,也許在最後還可以嚐得到一點兒胡椒味。

第一次喝這瓶酒的時候,在中段所感覺到橘子汁,今天則沒有出現。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 Lagavulin 16yo ...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記得剛開始試著喝威士忌的時候,不太敢隨便把錢花在買酒上,總是想要使用 "多聽、多看、多問" 的方法,讓自己的荷包發揮最大的效益。

有一次我請教了酒專的老闆,如果艾雷島的威士忌只買一瓶的話,應該挑 Ardbeg、Laphroaig、或是 Lagavulin 的酒。得到的回答是,三個酒廠都很有特色,任何一個都割捨不下。

於是,陸陸續續地在這三個酒廠的產品線上,每個酒廠都買了不只一瓶。

已經喝過的有 Ardbeg 10yo、Ardbeg Uigeadail、Laphroaig Quarter Cask、還有 SMWS 29.100。艾雷三雄獨缺 Lagavulin 的酒沒有喝過。

今天興致一來,回家就把 Lagavulin 16yo 開瓶了。一開瓶就可以聞到香氣,不是泥煤的香,而是帶著麥子味的雪莉桶香。倒一些到杯子中,香氣怡人,幾乎沒有酒精的刺激感,很有誘惑力,讓人很想一口就乾掉它。

喝一口,非常細緻的泥煤,好像一雙溫柔的手把威士忌的獨特香氣托到面前,啊!這個就是我要的威中忌。在喝過接近 30 種威士忌後,有一種終於找到它了的那種心安的感覺。

這是一瓶真正能夠讓我放鬆的酒,喝起來是那麼地自然,不需要用心地體會,也不需要細細地品嚐。因為它已經在我潛意識裏出現過好多次了,只是今天才終於知道它的名字。

--------------------------------------------------------------------------------
後記:
Lagavulin 16yo 的酒精度是 43%,雪莉香氣比 Bunnahabain 18yo 要細膩多了(布納哈本要開瓶好一陣子後,整瓶酒才不顯得粗糙),也不像 SMWS 29.100 的雪莉那般的強勁。它總是在該出現的地方出現,卻完全不搶鋒頭。它的後韻綿長,也有 Ardbeg Uigeadail 那樣子的高級茶葉餘韻,但更顯得柔順。非常好!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喝威士忌用的杯子...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前一陣子興沖沖地買了幾個 Glencairn 的威士忌聞香杯,把這些杯子收藏到家裏的櫃子裏,只拿一個出來用。

說也奇怪,杯子擺出來之後,心裏馬上就懷念起原來比較常用的高腳杯。

今天上網再查了一下高腳的威士忌品酒杯有沒有比較正經一點的名字,結果還真的有,它的名字叫做 copita glass,維基百科描述這種酒杯也是喝雪莉酒用的杯子。

家裏用的 copita glass,有幾個是過年時買一大堆送禮用的格蘭傑經典十年禮盒時,酒專額外送的。另外有一個格蘭哥尼(Glengoyne)的高腳杯,則是在龍山寺附近買威士忌時,向酒專凹來的。就這麼幾個 copita glass,心裏當然不滿足。

所以,今天找了個空檔,就到松江路的益泰玻璃走一趟。出發之前,已經做了好一陣子功課,查好了編號 P67260 的 Reserva 瑞哲法系列試酒杯。到了現場一看,結果和自己已經擁有的 copita glass 有一段差距。

P67260 比家裏的 copita glass 要來得高大,杯壁也比較厚,拿在手裏沈甸甸的,不怎麼好使。所以最後就把這趟旅程當成散步了,兩手空空而回。

經過這一趟旅程後,終於更能體會 The Glencairn 聞香杯的美好了,它肚大口窄壁又薄,質感還真不是普通的好。

要找尋同樣品質的 copita glass,可能就要等威士忌的年節禮盒了。

p.s. 買 The Glencairn glass 的時候,其實也還特地走到微風廣場對面的展揮實業公司去找一找 copita glass,結果沒有找到理想的。同時,和微風廣場在復興北路同一側的蜜蜂咖啡二樓餐具部也同樣付之闕如。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再探 Glenmorangie 10yo Original...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

Glenmorangie 10yo Original 是一瓶性價比很高的威士忌,台灣的價格約在新台幣 600 元左右,約為國外售價的一半。

因為它價廉質高,所以常被當成單一純麥威士忌的入門酒。

中秋節前夕,再仔細地喝一下,把心得記錄下來。

Nose: 一開始是濃縮的甜美花香(伴隨著稍微刺鼻的酒精),讓我有扶桑花蜜的聯想,靜置幾秒鐘後,轉換為帶有瓜果味(或是青蘋果)的香氣,最後,變成奶油的味道。

Plate: 一如入鼻的甜美花香,酒精哄然而散後,香草、微苦的橘皮隨之而來。

Finish: 還是微苦的橘皮,然後出現一點點嚼碎後的堅果味,尾韻稍短。若要維持品飲的感覺,需要多喝個幾口。

到這裏為止,這瓶酒另人驚豔之處尚未出現。

喝完酒後,先不清洗酒杯,再用另一個杯子喝一杯常溫的白開水,精彩之處才正式展開。

喝水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明顯的蜂蜜味,味道不強烈,但是甜味可以持續很久。如果沒有其它食物的干擾,這份帶有石灰質感的蜂蜜味,可以令人體會到高地威士忌繽紛、明亮、富含香氣的特質。

這時候,再回頭聞一下剛才用過的威士忌酒杯,不曾喝過威士忌的人會對這麼明顯的花香難以致信。

相較於橫衝直撞的艾雷泥煤的顯而易見,高地威士忌若隱若現、不易明察的優雅氣質,值得用心好好地欣賞。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Ardbeg Uigeadail L8...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011 年的暑假過去了,Serge Valentine 挑了 Ardbeg Uigeadail 2010 年版做為 Bang for your buck 的代表,意思就是暑假期間的 best buy,分數是 92 分。

看到 Serge Valentine 的這則評論大概超過一個禮拜了,心裏癢癢的,就趁著今天有空的時候,拜訪一下熟悉的酒專,也做為中秋節禮盒的巡禮。

可惜,酒專那邊的版本是 L9,也就是 2009 年版,和我預先的設定不同。又因為家裏已經有一瓶 L8 的,所以猶豫了好一陣子,最後決定改天再來光顧。預計晚飯後,就把 L8 開瓶,先喝喝看有沒有立即買第二瓶的必要。

一開瓶,倒了 20 ml 出來,杯子裏面聞起來是濃濃的消毒藥水味,和 Ardbeg 10 聞起來幾無二致。正在懷疑這瓶素有盛名的酒怎麼可能就只有這麼簡單的時候,奇妙的改變發生了。大約三分鐘後,明顯的奶油味冉冉而昇,再隔一會兒,楓糖漿的味道取而代之。

喝一口,酒精的強度很夠,舌頭可以感覺到酒精的刺激。在刺激之後,一開始是黑巧克力,然後是沈腐的木頭味,再轉變為新劈開的木頭味,碘味接踵而至,再來是微微的甜,最後以茶葉收尾。第一口喝完後,喉韻滿是茶葉的香味,好像喝了上好的烏龍茶,唯苦的回甘餘韻悠遠而且高雅。同時,雪莉桶味隱藏在茶葉香味的背後,必須仔細品味才能察覺。

加一、二滴水再聞,橘皮、檸檬皮的香味從酒液中冒出來,一點點兒香瓜甜味沈在氣味的最下方,氣味的上層則是泥煤,夾雜著些許的花香。

Ardbeg Uigeadail 是一瓶複雜度很夠、氣味較為粗獷的酒,每一種氣味都可以慢慢地耗上好一段時光,很適合倒上一杯擺在書桌上,一邊讀書,一邊兒體會慢活。

要不要立刻再去採購一瓶,我還舉棋不定。不是因為酒不好,而是因為它又好又耐喝,一瓶應該可以喝很久。也許,等喝完了再去買。希望酒價不要像金價漲得那麼快才好。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平價威士忌的滋味...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在享過過 SMWS 29.100 的美好之後,好幾天都沒有再碰威士忌,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家裏的平價威士忌,好像突然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價值。

星期五的晚上,在一個禮拜的忙碌過後,終於可以重拾心情,倒一小杯威士忌來喝看看。

這次挑中的是開瓶已久的 Highland Park 12yo,這瓶酒是島嶼型的(Orkey Island) ,它以石楠花香、島嶼型泥媒味聞名。當然,它應該還有雪莉桶的味道。

以往喝它的時候,會有一種隱晦的霉味,好似晴天午後大雷雨後的青草地蒸發而上的氣味,這種霉味也許是泥媒味的某一個面向的表現。總之,不像斯貝塞(Speyside)或高地(Highland)產區的威士忌,給人一種明亮、清新、繽紛的感覺。

這次品飲,一聞起來就有明顯宜人的花香,讓人想一聞再聞,泥媒味若有似無。喝起來,哇!雪莉桶帶來的瓜果香氣怎麼這麼明顯,我以前怎麼不知道,接著橘皮、輕淡的泥煤味接而至,然後,雪莉桶的木桶香氣重現。輕舔嘴角,有一點兒海水的鹹味,一點兒木頭的氣味殘餘著,回甘再回甘。餘韻不算長,大約可以維持 20 到 30 秒。

對一瓶平價的威士忌來說,這樣的表現非常好,值得列為家庭常備酒。

回想起來,為什麼以前喝不出這樣的複雜度的原因,在於當時尚未品嚐過如 SMWS 29.100 這類的好酒。好的威士忌,特色非常明顯,而且特色的呈現非常細緻。喝過以後,就能夠探出其它威士忌不易察覺的美好之處。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令人印象深刻的威士忌協會酒 29.100...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011/08/27,參加了 Whisky Live 2011 Taipei,在會場內喝到了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威士忌~SMWS 29.100。

29.100 是威士忌協會 (SMWS) 為了 Whisky Live 2011 Taipei 所選出的酒,它是 Laphroaig 酒廠的 20 年陳釀,酒精度是 59.8%,酒標的名字是 "Sticky Toffee Pudding Ecstasy" 。

由於是 Laphroaig 的酒,所以泥煤一定是有的,但是這一瓶不很強烈。桶子喝得出來是雪莉桶,而且非常細緻。口感非常棒,從入口的水果糖,然後是溫和的泥煤,正在以為味道就要過去的時候,令人欣喜的雪莉桶味重現,蘋果、香草、梅干、布丁等等多重的香氣,一層一層地襲來,猶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還比一浪高。

彷彿一口喝下,就能想起很多往事。

參觀展覽所喝的第一杯酒,令當天所喝的其它酒都相形失色。

一杯好酒,讓人細數一生中失去與錯過的無數的美好時光。

突然間,我有一種不想再喝的感覺。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The Big Smoke 60...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暑假期間,在購買 Talisker 18yo 的時候,試喝了 Duncan Taylor 出品的 The Big Smoke 60。當時就對這瓶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後來,想要再買這瓶酒時,總是覺得天氣太熱了,不想專程跑一趟,同時又想要買另外二瓶酒,於是便用匯款的方式,讓快遞把這瓶酒送到家裏來。

這次購買威士忌的商家並非原來試喝的那一家,後來再有機會回到試喝店家的時候,老闆娘問起對這瓶酒的印象時,只好回答印象很深,當下就為了不能再買一瓶感到很抱歉。

今天,不知為什麼,就想開一瓶原酒強度的酒,The Big Smoke 60 雀屏中選。

酒精度高,泥媒味重,喝起來蠻順口的,當酒液在嘴巴裏炸開以後,可以感覺到柑橘的香氣,然後餘韻很長。

60% 的酒精濃度,又是艾雷島系的麥芽威士忌,而且另人容易打酒嗝,符合我所喜愛的每一個面向。嗯!原酒濃度,需要多一點兒的時間品嚐,喝完後,還可以回味很久。

在炎炎夏日,一邊吹冷氣,一邊寫品酒筆記,一邊還可以感覺到暖洋洋,很舒服。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已經喝過的威士忌...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開始習慣性地喝威士忌已經有半年了,現在把已經喝過的威士忌整理一下:
  1. Aberlour A'bunadh, Batch #33
  2. Ardbeg 10
  3. Ardbeg Uigeadail L8
  4. Ballantine's 17yo
  5. Balvenie 12yo Double Wood
  6. Big Smoke 60, Duncan Taylor
  7. Black Bottle
  8. Bowmore 15yo Laimrig Cask Strength 54.4%
  9. Bunnahabhain 18yo 46.3%
  10. Dalmore 12yo
  11. Dalmore 20yo 1990/2010 Duncan Taylor Rare Auld #4318
  12. Famous Grouse 精選純麥
  13. Glenfarclas 105
  14. Glenfiddich 12yo
  15. Glenlivet 12yo
  16. Glenmorangie 10yo Original
  17. Highland Park 12yo
  18. 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
  19. Johnnie Walker Double Black
  20. 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21. Johnnie Walker Green Label
  22. 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herry, 58.2%, cask #S060703018
  23. Laphroaig Quarter Cask
  24. Lagavulin 16yo
  25. Longmorn 30yo
  26. Macallan 12yo, Sherry Cask
  27. Talisker 10yo
  28. SMWS 29.100 (Sticky Toffee Pudding Ecstasy)
  29. Spey Chairman's Choice
  30. Suntory 角瓶
  31. Yamazaki 18yo
心得:我比較喜歡喝起來容易打起酒嗝的,例如:
  1. Ardbeg 10
  2. Ardbeg Uigeadail
  3. Highland Park 12yo
  4. Johnnie Walker Green Label
  5. 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herry, 58.2%, cask #S060703018
  6. SMWS 29.100
以上三款以 Johnnie Walker Green Label 最容易買到,價格也最低。喝酒的預算不高的時候,是最佳選擇。

另外,喝起來氣味會直衝鼻腔的,有:
  1. Bunnahabhain 18yo 46.3% (雪莉香氣很強,但不細緻)
  2. Glenmorangie 10yo Original
  3. Laphroaig Quarter Cask
尾韻長的,有:
  1. Ardbeg 10
  2. Big Smoke 60
  3. Dalmore 20yo 1990/2010 Duncan Taylor Rare Auld #4318
  4. Glenfarclas 105
  5. 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herry, 58.2%, cask #S060703018
  6. Laphroaig Quarter Cask
  7. SMWS 29.100 (A Sticky Toffee Pudding Ecstasy)
雪莉香氣很棒的,有
  1. Bowmore 15yo Laimrig Cask Strength 54.4%
  2. Kavalan Solist Single Cask Sherry, 58.2%, cask #S060703018
  3. Longmorn 30yo
  4. SMWS 29.100 (A Sticky Toffee Pudding Ecstasy)
  5. Yamazaki 18yo
如果一輩子只打算買一瓶威士忌的話,買 Lagavulin 16yo 吧!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關於 Glenmorangie Lasanta...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根據 WhiskyNotes 的說法,格蘭傑的 Lasanta 是一款以經典十年 (Glenmorangie Original, 10 年波本桶陳放) 為基準,再過雪莉桶 2-3 年的酒。這類過桶的原則,所生產的格蘭傑威士忌有三種,分別是:
  1. Lasanta : 雪莉酒桶
  2. Quinta Ruban : 波特酒桶
  3. Nectar d'Or : 貴腐酒桶 (亦稱蘇玳桶)
這三個兄弟中,酒評綜合起來最好的是 Nectar d'Or (Serge Valentine 給 86 分),在台灣的 P9 網站上曾被評論為最成功的貴腐酒過桶產品。

其餘二款的酒評也很不錯,它們都在麥芽狂人網站的 2010 年單一麥芽威士忌競賽中得到銅牌奬,分別是 Quinta Ruban 83 分、Lasanta 和 Nectar d'Or 均為 82 分。

這三款酒皆未經冷凝過濾,酒精濃度維持在 46%,價格在台灣比國外來得實惠許多,都很值得一試。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加了冰塊的威士忌...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前幾天把過年時買的格蘭菲迪禮盒中的製冰盒拿來做了一小塊冰塊,然後用最便宜的威雀精選威士忌來試飲。

感想:
  1. 威士忌倒入置有冰塊的杯內後,要稍等一下讓威士忌確實降溫後再喝,才不會喝到溫溫的酒。
  2. 冰塊大一點比較好,降溫比較確實,同時也不會融出太多的水。
  3. 威士忌的香氣範圍類似於光的頻譜,未加冰前,香氣是濃縮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必須細細地品嚐,才能區分每一個區塊的氣味。加了冰之後,這個頻譜會被拉得很開,就像用放大鏡來看這個頻譜一樣,每一段氣味都區隔地非常明顯。結果,威士忌的優缺點就會被暴露出來,不好喝的威士忌加了冰之後會更難喝!
  4. 試飲威雀精選後,實在不怎麼好喝。再換喝一下格蘭傑精典十年,可以明顯地喝到後段的花香味,但整體而言,不加冰還是好喝些。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兒子拍的照片...

用滑鼠點照片可以看到大張的哦!

清晨的遊船碼頭

寧靜的劍河

劍橋街角的向日葵

劍河中的天鵝一家子

賣紀念品的小店

陽台上的花

Queens College 的迴廊

兒子戲稱的 "大便花"

劍橋的 Grafton Shopping Mall 週邊

飯店前的遊船

西敏寺正門

西敏寺正門右側

Southwark Cathedral 前的雕像

泰晤士河上的遊船

Brunswick 集合式住宅

格林威治 Queen's House 的迴廊

大家都橫跨在經度零度線上等待拍照

Henley on Thomas 河邊上最大的一艘船

That's all.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英國遊記 Day 09 – 2011/07/17

今天是停留在英國的最後一天,嫁到英國來的 jojo 老師好意地邀請我們全家到 Henley on Thomas 走走,這樣行李就可以放在她家,傍晚再送我們到機場。

Strathisla 30 加上在 Fitzwilliam Museum 買的小卡片做為伴手禮,希望不會失禮。

前往 Henley on Thomas 要從 Paddington 火車站出發,然後在 Twyford 車站轉支線。Henley on Thomas 位於支線的終點,那個味道就好像從二水轉集集支線一樣。

Henley on Thomas 顧名思義是在泰晤士河岸邊,位置在倫敦的上游,希斯洛機場正好就在它與倫敦的中點,搭火車的時間約需一小時又十分鐘。

河邊的小酒館
這個小鎮很美、很老,朋友租的房子還可以看見木頭的屋樑,牆壁從破損的厚漆底下,可以看到一些磚頭。聽說這個地方愈老的房子愈值錢,價格可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左鄰右舍幾乎都是開名車,甚至有位鄰居開的是和英國女王同一型號的勞斯萊斯。

在 Paddington 車站搭車時,特別留意了發車的月台是不是和出發前在台灣查到的一樣,果不其然,在台灣查資料時網站上所顯示的 13 月台,硬是和當日發車的第3月台不同。還好我們沒有傻傻地在 13 月台等,否則發現不對的時候,就趕不回第3月台了,下一趟車就要再等上一個小時。

午餐後沿著泰晤士河左岸散步,步道很長,一邊是公園綠地,另一邊的河岸停滿了小汽船,完全是一幅渡假的圖畫。公園邊上張上了好幾個帳蓬,裏面佈置了行軍床,帳蓬口外隔著步道的河岸邊上有幾支釣竿,一看就知道釣魚的人躺在帳蓬裏有多舒服。

泰晤士河上的小船
步道很長,今天時間不夠,只能步行到水閘口,用來調節上下游船隻在水位落差較大的河道中行駛的那種。待船隻們全部進入閘道,水閘管理員會將船後面的水門關閉,等待船上的人將船隻繫好纜繩、固定船身後,管理員再將面前的水門打開,船上的拉繩人小心翼翼地維持船身的穩定,讓船隻慢慢地降到下游的水道。

水閘打開, 船開往上游
我們看到很多船隻在河道中航行,開船的人一邊拿著高腳酒杯,一邊開船。想必在英國一邊喝酒一邊開船並不違法,而且人人嚮往之。

河岸邊美麗的房子
叼擾了一個下午之後,返回希斯洛機場。機場裏還是一樣地擁擠熱閙,在名為 "EAT" 的三明治店裏買了睌餐,這家的三明治可以要求加熱,價格只比涼的高約 0.5 鎊。說真的,吃了那麼多天的冷三明治,會覺得熱的三明治非常美味。

回來台北的航程,時間上比較長,但感覺起來短多了。一路上在飛機上都在睡覺,睡著睡著就到泰國了,再睡一下,就到了桃園機場。

回來之後,有點兒後悔沒有在希斯洛機場買一瓶免稅的 Talisker 1 公升裝的 North 57°。誰教我出關時就把烈酒的免稅額度用光了呢?還有,誰又能保證泰國的海關會准許我把英國買的威士忌帶上飛機?

沒有買到的東西,就把它當成未來的夢想吧!


英國遊記 Day 08 – 2011/07/16

綜合前面幾天行程的經驗,知道一天只能排一個行程,要不然實在是太累了。

今天從Euston地鐵站搭乘黑色的 Northern Line 南下到 Bank 站,再從站內轉搭 DLR 輕軌捷運到格林威治(Greenwich)。下車後看了一下地圖,發現如果早一站在Cutty Sark站就下車,會離市區更近。距市區更近的好處是前往 Information Center 可以少走幾步路。這段行程全程便用 Travelcard 是不需要額外付費的。

格林威治的景點從河岸邊的 Greenwich Pier 往上走,有皇家海軍學院、國家海事博物館、皇家天文台。這幾個景點分布在一個很大的公園裏面,皇家天文台在較高處,從皇家天文台再往後走到這個土丘的制高點後,可以發現這個小丘可以極目四望 360 度的地平線,做為一個天文台的設置地點,的確有其道理。

 
Greenwich Pier (Cutty Sark Pier)

從皇家海軍學院遠眺千禧巨蛋

 
皇家海軍學院的某一個廳

皇家海軍學院的草地
到格林威治拍一張雙腳橫跨東西半球的照片,需要一張7鎊的門票,是否值得,可以考慮考慮。大公園倒是一個很適合散步的地方,暫時脫離倫敦的髒與亂後,會覺得倫敦的郊區比較適合長住。

前往格林威治的 DLR 輕軌捷運路線,會經過好幾個泰晤士河沿岸的船塢。前幾天在科學館就看過一個倫敦市區的立體模型,標題是「倫敦保守得最好的秘密」,從模型上可以看到從倫敦市區到泰晤士河出海口大約 30 公里的河道兩岸,有非常多個藏身於建築物後面的船塢,這些船塢從河道上看去只有小小一個入口,通過入口後是一大片縱橫錯雜的水道,裏面停滿了無數的船隻。這些船塢內的景象曾經在一部007電影中出現過,電影中的場景頗令人驚訝,其實,現實的狀況與電影的描寫相去無幾。

從格林威治遠眺子彈大樓

從天文台俯視皇家海軍學院

皇家海軍學院的圓頂

退休後, 我要住一間這種房子
在格林威治晃蕩一天之後,趁回程到Bank站,便爬到地面上和 Bank of England 拍幾張照,然後回到飯店準備打包行李,結束一天時晴時雨的累人行程。

Bank of England

Bank 對面的樓房


英國遊記 Day 07 – 2011/07/15

旅行到了第七天,疲勞的感覺日益加劇,原定今日的行程有大英博物館、The Borough Market、國家藝廊、以及 Selfridge 百貨公司,最後決定先到國家藝廊再去 The Borough Market。

今年到國家藝廊,最主要的目的是再回去看看"A Detail from 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1833",這幅畫的作者是Paul Delaroche(1979-1856)。

A Detail from 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1833
(引用自 Wikipedia)


2007 年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時,就非常喜歡。沒有什麼原因,也不管別人眼中還有多少更重要的館藏。今年再看這幅畫時,感覺上有一些不同,因為在我的印象中 Lady Jane Grey 並沒有被蒙上眼睛。當然,矇在 Lady Jane Grey 眼睛上的白布,不可能是在這幾年之間才畫上的。

國家藝廊前面的噴水池

近看噴水池
花了兩個多小時匆匆地國家藝廊走完,就趕往 The Borough Market,想要到了那邊再用午餐。

路邊常見的花籃

從 Charing Cross 捷運站搭黑色的 Northern Line 南下到 Waterloo 站,再轉灰色的 Jubilee Line到 The London Bridge 捷運站。出站後,憑感覺找到了 Southwark Cathedral,The Borough Market 就在旁邊。後來,我發現搭 Jubilee Line 到 The Southwark 站就下車,還會離 The Borough Market 更近些。

Anyway,既然都已經到了The London Bridge,便順便共構的火車站也探察一番,一併瞭解搭乘火車前往Greenwich的方式。

The Borough Market 沒有想像中的有趣,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每個熱門攤位前面都擠滿了排隊的人潮,又擠又熱,讓人把那一丁點兒殘餘的食欲都消耗光了。可是午飯不吃,人的元氣也要跑光了。遶了一小圈,選了一個不需要排太久的隊的炸魚攤,外帶了一份 Fish & Chips 就把午餐給將就了。

Fish & Chips 也是有學問的,這個攤位的炸魚是有三種魚可讓顧客挑選的。問題來了,我哪知道那三個英文字分別代表什麼魚。點菜時讓帳房給個建議,他二話不說外加不耐煩地就給我們來了一份 haddock (黑線鱈魚)。拿餐時,撒上一點細盬和醋,急急忙忙地想要在泰晤士河畔找到可以坐下來用餐的地方。

泰晤士的南岸,是一個長度很夠的徒步區,可以隨意地走上好遠好遠。我們在The Anchor餐廳的前面找了個位置便把這份午餐給吃了,三個人吃一份8.5鎊左右的Fish & Chips也就夠了,薯條嫌太多,魚肉則覺得可以點兩份。

到 The Borough Market來,另有一個地方要去,就是 Vinopolis。Vinopolis 是一個賣很多種酒的小型商場(mall),鼎鼎大名的 The Whisky Exchange 就在裏面。我挑了一瓶 Gordon & McPhail 裝瓶廠的 30 年 Strathisla。

買完威士忌後,從千禧橋走到聖保羅教堂,稍事休息後,再從St Paul捷運站輾轉搭乘捷運回 Euston。

晚餐在飯店附近的中國城大酒樓吃,這頓三天來第一次除了早餐之外比較像樣的熱食,三個人共吃了 40 鎊,不便宜但還能接受。

吃完飯,精神來,天沒黑,腳還能走。索性就到 Russell Square 捷運站對面的 Tesco Express 去買些 Walkers 牌的洋芋片,這種醋酸口味的洋芋片國內買不到,買一些回國可以讓週遭喜歡吃洋芋片的人吃驚一下。

在 Tesco Express 買完洋芋片,腳仍能走。走沿著馬路向東走一個路口後,發現有一個名為Bruwick 的建築物,看起來像是個社區,往裏面走進去卻發現別有洞天。這個社區的外觀是白色的,看起來區隔成好多戶公寓,中庭有好多家餐廳,還有一個名為 Waitrose 的中型賣場。在賣場再買一些洋芋片(比 Tesco Express 便宜許多) 的時候,發現好多位台灣來的、用帶有台灣腔國語交談的年輕人往來這個賣場,想必是在倫敦大學或是附近學校就讀的學生。

這個兼具飲食、娛樂、生活等等功能的整合式社區,讓我覺得如果淡海新市鎮能有幾個這種樓層不超過六層、基地面積超過一萬坪的計畫社區,那該有多好。


英國遊記 Day 06 – 2011/07/14

到達倫敦的第二天。白天的主要行程有西敏寺、科學博物館,晚上則是欣賞悲慘世界音樂劇。

有人告訴我,不到西敏寺就等於沒到過英國。所以,這個我錯過兩次的景點,今年是非去不可的。

Enbankment 捷運站外遠眺大笨鐘

白廳(White Hall)

白廳花園內的鮮花

大笨鐘前

上午九點鐘,西敏寺外已排上了隊,一路是用信用卡購票的,另一路則是現金購票。路隊的行進不快,主要的原因是入口處的安檢。通過安檢後,售票的速度其實是很快的。

西敏寺的花窗

西敏寺側牆與維修工人


排隊時看到的西敏寺側牆

西敏寺的主要景點是大人物的墓穴,數量非常可觀。在整個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丁格爾的墓。南丁格爾的先生扶著倒在懷裏的南丁格爾,抵抗著一個從地底爬出來、手持長劍欲刺向南丁格爾的骷髏鬼魅。(圖片請參考:http://www.lib-art.com/artgallery/5942-tomb-of-sir-joseph-and-lady-elizabe-louis-fran%CE%B7ois-roubiliac.html)

接著,在西敏寺內搜尋達文西密碼裏面提到的牛頓之墓,這個墓的位置在整個導覽摺頁上所指引的路線的最尾端,而且手冊上並沒有標示,整個摺頁也沒有提到這個墓。雖然在摺頁上不是重點,但是這個墓的size並不小,比起其它的一點兒都不遜色,而且位置在一個祭壇的左邊。我們不知道為何做此安排,但牛頓之墓的格局的確可以彰顯牛頓的地位。

中午的時候離開西敏寺,前往科學館。一心掛念著上次因為恐佈攻擊事件而未能進入科學館的兒子,表示應該在西敏寺停留久一些,行動的速度太快,讓他沒辦法仔細地看有他興趣的塑像。

任何時間、地點,持續地溝通是必要的,才不會在景點上發生意猶未盡的遺憾。

下午的科學館,就是個放牛吃草的行程。兒子忙拿著相機四處拍照,大人們則是找到座位就開始只用眼睛留意牛跑到什麼地方。

科學館內的登月太空船


某一種計算器


科學館一隅

預留一個小時回到飯店稍事休息,吃了 Burger King 後就到 Queen's Theatre 報到。

這齣戲的步調比我上次看的時候,感覺上來得快。每一首歌的連結都好緊湊,欣賞起來不能太悠閒。在 Youtube 上看 20 週年紀念音樂會時尚萬強,唱起來速度要慢上許多。今天的尚萬強和賈維,聽說都是 20 週年音樂會的卡司。

聽完音樂劇,全家人都會唱 Look down…look down了,兒子的兩齣基本款音樂劇分別在 2007 年及 2011 年完成。下一次,他就應該長得大到可以自己決定要欣賞的劇目了。


英國遊記 Day 05 – 2011/07/13

今天是參加 IASTED CATE-2011 研討會的最後一天,下午就要離開劍橋。

一大早用完早餐,打包好行李、check out、寄放行李。旅館的事務就緒後,前往 30 分鐘步行路程之外的 Fitzwilliam College。今天氣溫開始降低了,清晨大約只有攝氏 14 度左右,沿路的風景完全是一股秋天的氣氛。

清晨的 King College
老婆的 present 排在今天的最後一位,依照大會的時程表大約是在 14:30 以後。但依據經驗,最後一天的時程有時候會依現場出席講者的人數而有所調整,所以也做好了在上午上台的準備。

隨處可見的草地
第一個 session 進行到一半,有一位外國的教授從秩序冊上找到了老婆的名字,立刻表示等一下 coffee break 的時候,有話要跟老婆聊聊。我心想,是不是這位教授對老婆論文的題目很有興趣,所以還沒有上台就想要先討論一番。

陽光出現時的綠蔭
結果,coffee break 的時候,這位外國教授從背包掏出了這次大會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的獎牌和獎狀,轉頒給老婆,讓我們覺得非常地意外。這份獎是安排在昨天大會的晚宴中頒發,但老婆預期不會得獎,而且晚宴要算上我們全家的餐費,合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老婆的餐卷早早就已送給第一天風塵僕僕趕來參加研討會的老朋友了。

果真如老婆所料,上台的時間是上午的最後一位。上台前,這位外國教授跳出來說明即將報告的本屆大會的最佳論文,於是台下的學者們立刻提高了對這篇論文的興趣。因此,雖然在預定時間內報告完畢,但發問時間的問題數量一下子就超過了心理上預計的2個。好不容易回答完問題,已經 12:30了,從 10:30 到 12:30 之間,我在研討會會場樓下弄了老半天的無線,也讓我疲累不堪。

樓下的 coffee shop,提供本次大會免費無線上網,本想利用難得可以免費上的時間,把這幾天的心得傳到部落格上,結果,無線網路斷斷續續,沒有辦法正常而且順利的使用。

經過接近一個小時的奮鬥,我發現每一次連上大會的無線網路,我會有 15 秒鐘的連線時間,然後這個網路就會斷掉。我恨得牙癢癢地,心想是不是為了防恐,才把網路弄得這麼不方便。

最後,我用了數不清的重新連線動作,把這些珍貴的15秒鐘串連起來,上傳了我的第一篇遊記,同時耗盡了筆記型電腦的電池。

Fitzwilliam College 的現代宿舍建築
下午回到已經 check out 的飯店把行李提領出來,同時也請飯店幫忙叫計程車。不一會兒,車子來了,司機是一位又高又大又強壯又帥的黑人,他一下車,我就問他是不是要去火車站。他說,是啊,但我要載 room 139 的客人。Room 139? 怎麼我聽起來像是 room 123? 好吧!既然你要載別人,那我就再等等吧!這一次,我就知道我以前都錯估了老婆和兒子的英文能力,因為他們都聽出來這位司機就是來載我們的,而且 room 139 的客人就是我們。

司機把我們把行李上了車,我忙著問司機到劍橋火車站要多少錢,司機說大概5鎊,要看實際狀況才能確定車資。當時,我沒意會到司機的意思是計費錶跳多少就收多少,就立即從口袋中掏出了一把硬幣,然後把最大顆的那個硬幣給他。司機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然後,我又才知道那個最大顆的硬幣不是 5 鎊,而是 2 鎊!要司機收 2 鎊就載我們全家到火車站,當然是不可能的。為了遮醜,趕忙跟司機說,我搞不懂英鎊的硬幣啦!最後,拿出 10 鎊紙鈔,司機找到了我 5 鎊,而且還教我這是 2 個 2 鎊硬幣和 1 個 1 鎊硬幣。

一路到火車站的路上,不好意思再和司機多說話,當然也不意思把眼睛往下看,結果也就當然地沒有看到車上的里程計費錶了。從飯店到火車站,到底跳錶要多少錢,下車要不要給小費,完全就被 5 鎊打死了。事後想起來,司機不知道會不會後悔告訴我車資大約只要 5 鎊,這樣子本來也許是 4 鎊多車資,再加上也許是 1 鎊或 2 鎊的小費,就又這樣子飛了。

來到倫敦後,嗯!Kings Cross 車站旁邊的 St Pancras Hotel 真是美觀又宏偉,當初怎麼沒想到要訂這間?拖著行李一路走向 Hilton Euston Hotel,便發覺劍橋的市容比較起來真是非常的乾淨。

St Pancras 車站
Hilton Euston Hotel 是一間年紀不小的飯店,房間比劍橋的 Doubletree Hotel 要小,價格卻比較昂貴,讓人不由得懷念起劍橋起來。才在劍橋待了三天,兒子的異位性皮膚炎就已經不藥而癒了,劍橋的一切好像都跟兒子很合,如果有一天兒子能到劍橋來求學,那就太好了。

St Pancras Hotel 的外牆
倫敦市區真不是一個亂字可以形容,滿地的垃圾、四處瀰漫的香煙味,比台北要落後很多。要不是行程都已經訂好了,真想馬上搭機回家。好吧!既來之則安之,看看這幾天能不能找回那個我心中所喜愛的倫敦。

旺記的晚餐吃不慣,一分錢一分貨決對錯不了。


網誌存檔